在保山市进行大件运输吊装作业时,需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安全规范(如《GB 6067-2018起重机械安全规程》《JGJ 276-201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》),结合当地地形和气候特点,重点关注以下安全注意事项:
一、前期准备与勘察
现场勘察
检查作业区域地质条件(保山部分区域存在软土、坡地),评估支腿承压能力,必要时铺设钢板或路基箱分散压力。
确认地下管线、电缆走向(可联系保山当地市政部门获取资料),避免开挖损伤。
设备选型验证
吊车额定载荷需大于大件重量(建议安全系数≥1.25),山区作业需考虑臂长和起升高度(保山部分区域海拔落差大)。
检查吊钩防脱装置、钢丝绳磨损(断丝量≤10%)、力矩限制器是否灵敏。
气候应对
保山雨季(5-10月)需防滑防雷,冬季高海拔区域(如隆阳区北部)需预防低温影响(参见前文低温操作要点)。
二、吊装过程关键控制
人员规范
持证上岗:司机持《特种设备操作证》,信号工持《起重信号司索工证》。
明确分工:设专职指挥员(佩戴鲜明标识),禁止多头指挥。
吊装操作
试吊:起吊离地20cm后暂停,检查平衡性、绑扎牢固度及设备稳定性。
平稳移动:大件离地高度≤50cm,缓慢转向,避免急停急转(保山多山地,需特别注意风速突变影响)。
避让原则:吊臂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,必要时设置警戒区(半径≥1.2倍作业高度)。
特殊场景应对
狭窄场地:采用多台吊车协同作业时,需预先制定方案并同步操作(如保山城区老旧道路改造项目)。
高压线附近:保持与架空线路安全距离(≤1kV时≥1.5m,110kV时≥5m)。
三、运输安全要点
车辆与路线
选用液压轴线车等专用运输设备,核实保山当地桥梁/隧道的限高、限重(如东绕城高速限高5m)。
提前规划路线,避开急弯、陡坡(如G555保山段部分山区坡度超8%)。
货物固定
使用尼龙绑带+倒链双重紧固,运输中每50km停车检查一次捆扎状态。
四、应急管理
预案制定
针对保山常见风险(如突风、地震带活动)制定倾覆、断绳等应急预案,现场备应急支撑垫块。
紧急联络
保存保山应急管理局(0875-2122311)、当地医院联络方式,作业点配备急救包。
五、保山地区特别提示
民族聚居区作业:部分乡镇(如潞江坝)需提前沟通,遵守当地施工时间限制。
环保要求:临近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时,需避免油污泄漏,噪声控制符合《保山市环境污染防治条例》。
安全口诀:
"勘察细、设备稳,试吊慢、信号清,绑扎牢、路线明,警戒严、应急快"
建议委托具备《大件运输资质》的专业公司(如保山本地AAA级吊装企业)实施,确保合规性。